情系教育 倾注关爱——记上杭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林开泰
一枝一叶总关情
□ 张锋育
近日,上杭县教育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在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教育关工委主任林开泰的带领下又一次深入到农村“留守孩”现象比较突出的才溪中学开展专题调研,与学校领导们一道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委作用关爱“留守孩”等问题,这是该县教育关工委老同志情系青少年教育的一个侧影。
上杭县教育关工委成立于1997年5月。组建10多年来,在上杭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教育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以“退而不休、乐于奉献”的精神,积极为全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展现出“有学有为作奉献,夕阳之光更灿烂”的良好风貌。
形式多样 塑造青少年的美好心灵
上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此,上杭县教育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始终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运用当地特有的红色资源来熏陶人、影响人和激励人。10多年来,他们通过采取巡回报告、图片展、知识竞赛等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县22个乡镇广泛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开展青少年宣传教育3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2万人次。
为了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从1998年开始,他们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的活动。他们坚持“年年有特色、活动有方案、过程有评比、经验有总结、先进有表彰”的方法,不仅使该活动在转化后进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在中小学形成了尊重和关爱特殊学生的氛围,而且还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使得校风、教风和学风大为改观,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目前,全县已有2034名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荣获“著名苏区好学生”的光荣称号。2005年3月,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作会议在上杭县召开,与会人员纷纷称赞说“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活动既是苏区的特色,更是福建的一个德育品牌。”
倾注爱心 为青少年成长擎起一片天
近年来,上杭县教育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不顾年老体弱,每年都坚持选择一至两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10多年来,他们先后开展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城关地区初中布点及初中招生对策”、“学校三风建设”、“转化后进生问题”等数十个调研,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一大批有质量的调研报告,有效促进了该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7月,他们又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状况”的调研,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由林开泰主任亲自执笔,撰写了12000字的《加强和改进未年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的调研报告,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
扶贫助学也是上杭县教育关工委的一大品牌。上杭一中原高三毕业班学生小王同学因患重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面临着辍学的命运。县教育关工委得知后,马上多方筹措为他补助资金3000元钱到广东的医院接受治疗。经医生的精心医治痊愈后,小王同学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被福建师大录取。对此,其家长感慨地说:“我的小孩能起死回生,多亏了县教育关工委老同志们的关心厚爱啊!”据了解,到目前,该县教育关工委累计扶助、奖励学生1000多人次,金额高达40多万元。
求真务实 编织全社会参与的关爱网
为了营造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上杭县教育关工委的老同志们经常深入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倾听师生意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学校排忧解难办实事。针对近年来龙田中学高中教师短缺、薄弱等问题,林开泰主任亲自带领上杭一中高三各学科备课组长到龙田中学听课、上示范课,帮助该校高中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当得知上杭三中2000多名学生放学后交通拥挤极易出现交通事故的问题,林开泰主任又带领教育关工委一班人四处奔走,积极向公安、交通、建设等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得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如今,县政府已经为三中校门外拓宽兴建了一条宽20米、长1000米的水泥路,县公安局也加强了三中路段的安全巡逻……正是在老同志们的努力下,上杭县正逐步编织起一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关爱青少年网络。
“老年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近年来,上杭县教育关工委先后被国家教育部、省、市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中国关工委主办的《中国火炬》杂志还专题介绍上杭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教育关工委主任林开泰的先进事迹,他本人也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和省关工委、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评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作者单位:上杭县委宣传部)
|